2024年12月20日,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研讨暨《崤函古道史》发布会在三门峡天鹅湖大酒店举行。新书发布会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对李久昌教授历时16载撰写的煌煌巨著表示祝贺。
在新书发布会上,李久昌教授介绍了新书的撰写过程、研究感悟以及对各界的帮助表示由衷感谢。该书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三门峡市原正市级领导昝武建,中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董事、总编辑董中山致欢迎辞。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正洪对该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占平出席会议。
《崤函古道史》(上、下)是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崤函古道交通地理的专著,也是一部系统呈现崤函区域文明发展史的专著。崤函古道东自河南新安,西迄陕西潼关,是由陆路和水路(黄河漕运)两大线路构成的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东西交通大干道。崤函古道连接的是长安和洛阳两大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地区,既是古代“襟带两京”的锁钥,也是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在支撑周、汉、隋、唐等重要王朝对内对外之政治控驭、军事攻防、商贸交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崤函古道发挥过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充分运用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实地踏勘“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全面研究了崤函古道水陆交通从起源、成熟、繁荣到转折、衰落的历史过程,复原了崤函古道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揭示了崤函古道自远古至近代在不同历史时期东西交通中的功能和内涵。本书通过对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研究,将众多文化遗址、文化景观联系起来,构建一个连续的“文化线路”,对崤函古道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也有重要启示。
研讨交流环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社教,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张新斌,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党社,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星光,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爱玲,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恭,中原传媒股份重大项目办主任张前进和三门峡的相关专家学者,从洛阳—长安东西两京格局、战略地位、东西方文明交流、民族互动以及现实意义和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崤函古道的重要地位和研究意义;从研究视野的广阔新颖、体例的完整、资料的丰富多元、论证的严谨深入等方面对《崤函古道史》一书对交通史、区域史研究的启示、推动和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发掘、提炼、升华三门峡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内在文化精神及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等方面具有的现实意义给予了肯定。